郎咸平:中國經濟面臨新帝國主義侵蝕 | |
---|---|
| |
2010年05月24日02:55 北京晨報 曾經因“郎顧之爭”而一夜出名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,將危機四伏的“陰謀論”寫進自己的新書《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》。上周末,在“郎咸平百家媒體見面會”上,郎咸平對北京晨報記者闡述了他的“陰謀論”——希臘債務危機是一場由高盛策劃的陰謀;而近期美國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,則是一場逼迫中國開放金融市場的“陰謀”。 希臘危機由華爾街一手打造 記者:您認為希臘債務危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 郎咸平:希臘債務危機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。這個陰謀從當年希臘加入歐盟就開始了。借助高盛的力量,希臘通過偽造材料抹去了10億歐元政府債務,高盛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這筆錢可能收不回來,就找到德國人購買10億歐元的保險,只要希臘還不了錢,就讓德國人還。通過保險把德國拉進來,一切布置妥當后就等著金融海嘯爆發。而希臘債務危機的爆發,直接原因在于華爾街大鱷索羅斯以及約翰·保爾森的對沖基金對歐元做空。 記者:這次危機對于中國經濟有哪些潛在影響,我們該如何應對? 郎咸平:歐洲金融危機已經開始了,什么結果我們目前還不知道。不過,因為歐元猛跌,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可能遭受挫折,中國采取的緊縮調控可以適當放松一些。 美國施壓人民幣的真正目的 記者:在您看來,新帝國主義在中國如何操控和侵蝕我們的經濟? 郎咸平:中國現在面臨新帝國主義的經濟侵蝕,但是人們還沒能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。以匯率大戰為例,近期美國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,其實是一場逼迫中國開放金融市場的“陰謀”。 美國金融戰的三大工具包括融資融券、股指期貨、逼迫對方開放金融市場,美國正是用這三個工具先后制造了上世紀80年代末的日元危機、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。匯率大戰除了打擊中國的出口外,其真實目的是圖謀我們重蹈日本模式的覆轍,逼迫中國開放金融市場。美國在泡沫大戰中對日本的“轟炸三部曲”,如今在中國只差半步就完成了部署。 記者:您曾在2004年“郎顧之爭”中痛批國有資產流失,對于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內出現的“國進民退”聲音,您如何評價? 郎咸平:美國的郵局是國營企業,因為高山上、沙漠中去遞郵件民營企業不愿意干。國營企業干,老百姓會感激國營企業。我們的國有企業應該重新定位,國有企業應該幫助政府做民營企業做不了的事。 最可怕的是對危機低估甚至無知 記者:不少學者看好中國經濟,您卻認為中國經濟危機四伏,為什么? 郎咸平:危機本身并不可怕,最可怕的是我們對危機低估甚至無知。沒有必要對危機思維進行打罰,而是要定下心思考一下是不是過去對危機過于低估、無知。 記者:在中國經濟學界,您一直是一位具有爭議性的學者,對于您身上爭議性的特征,您如何看? 郎咸平:我所做的研究都是從最原始的資料做分析、做積累,從而得出我的結論。我覺得最不應該有爭議性的就是我,從2001年進入內地到現在,我所講的事情都一一發生了。 |
發布人: | 程 敏 | 發布時間: | 2010年5月24日 |
版權所有:CopyRight 2016 All Right Reserved 張家港聯合銅業有限公司 蘇ICP備05050186號
聯系電話
微信掃一掃